
近年路樹倒塌造成人車損害,時有所聞。(圖/guenther3011攝)
歷經了超過半年的時間,113年中完成的調查報告提到,108年迄至112年10月31日為期5年期間,各縣市路樹傾倒通報之人車損害賠償案件共計112件,賠償金額高達2,757萬餘元。相信這只是冰山一角,更多雖然沒有釀災的樹倒,並沒有被反映在統計數據中。
進一步分析都市行道樹常發生樹倒原因,特別針對人為因素部份,主要受限水泥、柏油等硬鋪面限制,造成根系淺根伸展,抓地力不足、其次是頻繁道路挖掘施工,同樣是破壞根系抓地力,甚至造成根系受損。

頻繁的道路施工,破壞根系的抓地力,增加路樹倒塌風險。(圖/joeran攝)
另一個也是常為人所詬病的因素是不當的修剪,樹幹傷口沒有受到妥善照護,因而被感染致病等因素,導致樹身抵抗力弱化。

樹根淺短,無法承受龐大樹冠重量,頭重腳輕,是行道樹路倒常見的原因。
試想,現階段普遍性存在根系伸展受限,抓地力不足問題,導致樹倒、釀災,善後清運,甚至國賠的額外支出損失,不如一開始,選擇適合樹種,適地適種,若真的要改善樹穴空間不足的問題,採結構性樹穴工法,不失為可以思考方向,確保根系有足夠伸展空間,讓樹能健康成長。

抗壓力強的結構模組,可以抵抗人車重壓,為根系提供了穩定的伸展空間。
専為擴大樹穴設計的結構模組,抗壓力強,組裝容易。可以配合樹穴空間組裝,回填樹穴以後,再灌漿恢復鋪面讓人車行走,地表雨水可以滲土壤讓根系充份吸收,新生的根系得以避開車輛重壓,在結構模組之間充份伸展,行道樹也得以健康成長,這也是近年歐美常用於擴大行道樹空間,維持人車暢通的好工法。關於結構模組資訊,歡迎來電洽詢:02-26347069